新闻详情

由60元的玉米棒引发的联想,千万不要把教育当成一件商品

发表时间:2021-08-30 16:47作者:娇娇老师

前言

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


<ONE>


2021年8月25日18:00,刚刚进家门的“一家四口”(老徐、娇娇、小小、毛球)在愉快地整理这从武陵山上买回来的安全、有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玉米。整整三大袋,每袋10斤,2元一斤,共60元。这是在马路边的农妇手里买的,是农妇提前打包分装好的,玉米看着很新鲜,是裹着叶子的,农妇很淳朴。


为什么买这么多呢?“四口之家”哪里吃的完?


是的,比起玉米棒,老徐和小小更喜欢吃肉;

而毛球呢?它就一半岁的宠物猫,它也不吃,那娇娇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呀。

原本购买时想的是:给岚峰的家长分一些,给岚峰的同事分一些。大家都来尝个鲜,听说山上的玉米很好吃。


图片图片



回到家,想着剥三个玉米棒,晚上煮稀饭,结果,越剥越生气,直到把60元的玉米全剥完……基本都是坏的!!!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TWO>


怎么说呢?我自己(娇娇)是农村长大的娃,从摇煤球一直到收获玉米,这个过程并不陌生,并且亲身参与过数次。那怎么会踩雷,买了一堆有虫的玉米棒呢?


分析一下:


1、自己疏忽大意了,没有检查,偷懒。

2、自己太善良了,把大多数农村人淳朴、善良的本质想到了这个农妇身上,觉得她的东西一定是好吃的、没有问题的,连透明塑料袋都没有来得及打开看,就装到了车上;

3、生意人,千万不要昧着良心做亏心事,因果报应肯定是有的;

4……



<THREE>


由60元的玉米事件,我联想到了我们绝大多数愿意为孩子倾其所有的家庭。在选择学校、培训机构的时候,也是茫然的、不懂的,有的“跟风”,有的被“忽悠”,就好比我们这“玉米棒事件”,原本家长是怀揣着对教育的渴望、对孩子的期待选择了某所学校(机构),但是由于自己的“偷懒”,不愿意亲身参与到孩子的课堂探个究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就给孩子报了某个课程,结果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的成本都搭进去了,效果还差强人意,还让孩子走了无数多的弯路,从头再来谈何容易!特别是对于艺术类课程,家长觉得我的孩子未来又不当音乐家、画家、奥运冠军,我只需要找一个“差不多”的老师就可以了,这个“差不多老师”往往是由费用决定的,因为优秀的老师,他的学习成本、受教育经历、教学经验等等,都肯定是大大超过“差不多老师”的。拿我自己来举例,从2012年开始,每年花费在奥尔夫阶段的学习成本是六位数,今年是第10个年头,但凡有个小学文凭都能算清楚我这个投资在自己身上的奥尔夫成本是多少,更别说其他的受教育经历、教学经验等。
<FOUR>


生意人千万不要昧着良心做亏心事呀,因果报应……


虽然,我自己是机构创始人,但是,我更多是将自己定义在“娇娇老师”的身份上。没错,比起学科内的老师,作为一位音乐老师,是不怎么受人待见,毕竟这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满足了丰富物质生活条件以后,追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也不能提高的分数竞争力,纯属娱乐!


我是这么认为的:音乐是人一生的必需品,没有音乐就像汤里没放盐;没有音乐,你的人生拼图缺少一块,是不完整的!音乐是释放孩子身心,提升未来生活幸福感的。


我们的机构:岚峰创艺音乐坊,从2012年创办到现在接近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们一直坚持教育的初心,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教学品质为核心,只做口碑,不做任何花里胡哨的“包装与宣传”,直到现在,我们也只有一家店,因为我们没有商业化运作,因为要用心做好一家店已经非常难了。

图片图片



了解岚峰的家长都知道我们的品性:岚峰是一家“铁公鸡”机构,基本不做课程促销与打折。这是源于我们对课程品质的自信,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高品质音乐课程。换句话说,如果课费打折,课程品质也打一下折,可以么?


很多机构都会把自己的课程体系作为“产品”,教育中的“产品”真的是课程体系么?


答:不完全是。其实,我觉得有好的课程体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谁去落地这个课程体系呢?答案是:老师!试想一下:一个毕业两年的音乐老师,与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音乐老师,他们上同一套课程体系,谁会让课程体系更加落地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千万不要把教育当成是一件商品!一个同型号的苹果手机,在重庆买和北京买价格几乎是相等的,因为手机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最大化的复制,你在全国买的同一型号,价格几乎是一样的,享受的品质也是同等级别。但是,教育真的不是这样的!因为教育行业最难以复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FIVE>


前几天应聘了几位老师,其中一位印象深刻,大专学历,一线教学经验两年,在一家机构带了一百多名孩子上课,月薪7千。我的第一反应是:一百多名孩子?你怎么做到保证课程品质的?第二个反应是:怎么月薪才七千,是不是老板太抠?


说实话,我确确实实看到了我们这个行业的普遍的问题,但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我只能做好我自己!不忘初心!


我将这个案例讲给小曼老师(武汉音乐学院硕士,一线教龄十多年),小曼老师第一句话:娇娇老师,我们还是太老实了,太拼课程品质了,岚峰整个机构也才一百多位孩子,这还是做了接近10年的机构,说出来是不是会被同行笑掉大牙?联想到今天的“60元玉米事件”,我还是选择做不违背良心的事情,做真正适合孩子的高品质音乐课程,我怕孩子毕业后,有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戳我们的脊梁骨。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情,特别是大多数认为音乐教育并不重要的家庭,因为有可能我们会是孩子一生中唯一的音乐启蒙教师,所以更应该做好,做到极致!


此刻的我,正喝着从武陵山上扛回来的绿色玉米棒上,掰下来的健康玉米粒,煮成玉米稀饭,有感而发……

图片图片



试想一下:如果你孩子的音乐课程并不科学、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你会怎样呢?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您和孩子来体验一下,一位一线14年+教龄的奥尔夫老师的音乐课程,您愿意么?请戳下面链接直达活动。


如何选择正确的“奥尔夫”?14年+一线教育经验的娇娇老师来告诉你


图片图片


图片


分享到: